解放前,我國城市照明工程建設項目甚少。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幾乎是從無到有逐步得到發展,特別是近20年在改革開放浪潮下,我國城市照明工程建設發展迅速,成效明顯。回顧我國城市照明工程將近70年的發展歷程,大體上可分為五個階段:起步和開創階段、重點發展階段、全面發展階段、快速發展階段、可持續發展階段。
1949~1960 起步和開創階段
這一階段,我國城市照明工程建設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和部分省會城市,如北京的長安街、上海的南京路、天津的和平路和解放路、廣州的中山路等。考慮到當時的技術背景,照明器材較簡易,照度水平低。而這一階段的城市景觀照明工程甚少,除了大城市的一些標志性建筑,如北京的天安門和國慶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上海中蘇友好大廈和重慶的西南人民大禮堂等外,一般建筑均無景觀照明。且當時夜景照明的方式幾乎均以輪廓燈照明為主,也只在重大節日才開燈。
1961~1980重點發展階段
這期間我國經歷了經濟困難、社會動蕩,城市照明工程建設和其他工程一樣,受當時社會與經濟變革沖擊較大。但一些重點城市的道路照明和重點建筑景觀照明還是在不斷發展中,其中不少城市道路照明開始使用高壓鈉燈,高桿照明開始在城市廣場、港口和碼頭推廣使用,比如北京東長安街、建國門內路段、車公莊大街、上海延安路、南京中央門廣場的高桿照明工程。國慶30周年時期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夜景照明改進工程等也是在這個階段完成的。
1981~1999 全面發展階段
根據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物理所的相關數據統計,1983年全國路燈過萬盞的城市只有21個,總計路燈48萬盞。到1999年路燈過萬盞的城市達63個,路燈總數達146萬盞,翻了兩番。這階段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技術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首先是照明光源和燈具的品種、質量及款式大幅提高和增多,照明效果明顯改善,不少城市路燈供電電纜入地,混凝土燈桿換成鋼材燈桿。
這一階段城市景觀照明工程的建設也進入全面發展時期,特別是1989年,上海率先在外灘和南京東路景區集中實施夜景照明工程的改造和建設,隨后北京、天津、重慶、廣州、深圳、珠海、大連、青島和杭州等地區也進行了景區性夜景照明工程集中建設。其中不少城市以1997年迎接香港回歸和1999年慶祝國慶50周年為契機,結合城市改造、市容整治,對一些重點景區和重大建筑物有計劃地進行了城市景觀照明的建設。
2000~2007快速發展階段
進入新世紀后,我國城鎮化速度不斷加快,由此帶來城市照明工程建設需求不斷提升。與此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省市景觀照明也加大投入。這一過程中,應用的燈具以高壓鈉燈、泛光照明為主,能耗高、光污染嚴重。
2008年至今可持續發展階段
這階段照明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是科學發展,處理好功能照明和景觀照明、日景和夜景、照明建設和環保節能等方面的關系,使照明工程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2007年以來,隨著技術的進步,LED發光效率提升、成本下降,LED照明產品也成了行業的主要材料。LED的應用與推廣,使得節能、環保等問題得到解決,光污染也得到控制,有力地推動了照明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人們對城市夜晚環境質量、景觀水平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全國各地景觀照明建設熱情逐漸升溫,呈現“井噴”狀態。
中山市中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燈飾之都中山古鎮,作為專注的LED戶外照明燈具品牌商,中倉照明致力于建筑照明、景觀照明、公共照明的燈光設計及燈具應用解決方案。
中倉照明專注致力于主題景觀照明、建筑照明、公共照明的燈光設計及燈具應用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燈光、燈具產品配置服務。我們更關注LED戶外燈具的質量、智能控制系統、安全性和實用性,讓智能燈光融入景觀亮化是我們不斷前進的追求。